8月16日,邕宁区蒲庙镇那莲古圩举办一年一度的赛巧节,那莲古圩居民通过开展手工艺比赛、七仙女民俗活动表演等形式,与游客一起度过一个别样的七夕节。
当天下午,在美丽的八尺江畔,村民们在江边举行拜祭“七姐”“挑七仙圣水”等富有民俗特色的表演,让游客们大饱眼福。古圩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在门口整齐地摆放着由火龙果、龙眼、水蜜桃、葡萄等制作而成的花台展品,有惟妙惟肖的牛郎织女,有栩栩如生的“瓜果雕”“育禾苗”和精美秀丽的山水田园绣品、编织品等。
点米成画表演是赛巧节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,该项目于2016年被评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古戏台前,百名小学生身着汉服端坐在桌子前,用经染色后的米粒、豆类等点制出一只只大红绣球、一个个生动的小动物、一幅幅造型精美的美丽乡村和田园风光图画。他们用传承民俗的形式表达对改革开放40周年、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祝福。“点米成画”第五点传人曹文碧表示,她成立了画室传授这项手艺。
飞针走线忙刺绣,一幅幅生动的百花图在绣娘们的手下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。绣娘雷新群表示,她学刺绣近十年,不但能练出一双巧手,还能陶冶情操。
那莲赛巧节最早出现在清乾隆五十八年,当时位于那莲村的北帝庙建成竣工,赛巧节就成了庙宇竣工的庆典活动,村民通过挑“巧水”、赛“巧手”等选出“巧女”,之后这项庆祝活动就演变成了赛巧选“巧女”的传统节日。时至今日,每逢七夕,那莲的姑娘们都会在家门口摆上手工技艺制品,迎接牛郎织女相会,同时乞巧、赛巧。
该赛巧节作为邕宁区创建特色旅游名县、迎‘园博’生态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之一,让群众了解民俗、感受民俗、传承民俗,展示宣传“生态、文化、共享”的园博园主题,也为喜迎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来源: 成都毒品犯罪刑事律师